進入三伏天以后,天氣出現持續高溫。人在高溫的環境中,無論是生理功能還是新陳代謝都會呈現加速的狀態,容易因為飲食不當造成腸胃不適。由于盛夏細菌繁殖加快,食物更易腐敗變質,飲食不潔也可能引發食物中毒等情況。“伏天”如何保證飲食健康和安全呢?又有哪些飲食誤區需要避免?
01誤區:伏天口渴難耐,可大量喝綠豆湯解暑。
解惑:綠豆湯雖好,不能過量食用。綠豆味甘,性涼,歸心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解暑除煩、利水消腫、清膽養胃的功能,適量飲用有助于“消暑氣”,綠豆湯清爽細膩的口感也有助于我們“安心氣”。但由于綠豆性涼,如果大量飲用綠豆湯則可能會損傷脾胃,造成胃脹、腹瀉等不適癥狀。因此健康人群可適量食用綠豆湯,而對于脾胃虛寒、長期腹瀉的人群則不建議食用。
02誤區:伏天不能吃牛羊肉這些熱性肉類。
解惑:夏季可以適量食用牛羊肉,但需注意食用量和烹調方法,食用量以每日約為50g為宜,建議使用水煮、快炒、燴、燉的烹調方式,減少使用煎、烤、炸等方法。同時,可以搭配食用鴨肉、雞肉、瘦豬肉等偏涼性肉類。此外,對于素體陰虛、濕熱體質人群則不建議食用。
03誤區:伏天吃的越清淡越健康。
解惑:夏季汗出過多,需要及時補鈉,并不是越清淡越健康。長期鈉攝入過低,可導致人體電解質紊亂,出現頭暈、惡心、四肢乏力,甚或危及生命。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》推薦正常健康成年人每人每日需攝入5g鹽。此外,在大量運動出汗后還需要注意額外補充鈉鹽,可適量飲用電解質水或進食含鹽量高的食物。
04誤區:冰箱是“保險箱”,吃不完的食物放冰箱沒問題。
解惑:伏天氣溫較高,很多人容易出現“苦夏”癥狀,飯菜做多了吃不完怎么辦?厲行節約,不少人習慣將剩菜剩飯放入冰箱存儲。需要說明的是冰箱不是“保險箱”,食物過久保存會造成營養素流失,甚或滋生細菌,導致腹瀉等疾病。
儲存食物時,如包裝有詳細說明,請按照儲存說明儲存及食用,如無說明,常規雞蛋冷藏30天;鮮奶(袋裝)2-3天,盒裝牛奶須看消毒方式,巴氏消毒奶一般七天以內,超高溫滅菌牛奶需在保質期內飲用;魚肉冷藏1-2天,零下18度冷凍3個月;其他肉類冷藏2-3天,冷凍3個月;蔬菜水果盡量1周內食用;飲料開封后建議當日喝完。
伏天氣溫較高,養成健康、科學的飲食習慣,避免伏天飲食誤區,讓我們一起安然度夏!